土壤水分儀介紹“水冬瓜樹生長迅速,對抗旱保水、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森林火災都有很大的作用。根系有根瘤,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是推動林農輪作和混農林業的首選樹種、優良的造林先鋒樹種和改造低產林的混交樹種。種水冬瓜樹成本低,經濟效益好,一畝地可栽150棵,10年后以每棵16公分計算,5棵就1個立方。按現行價格算,種1畝水冬瓜樹1年的凈收入就是2000元錢。”兩位工程師的調研結論為永平縣委、縣政府專題研究部署科學規劃廣泛種植生水生態林提供了科學依據。永平縣決定把水冬瓜樹作為繼核桃產業之后的后續支柱產業來發展,作為抗旱保水、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森林火災的生態林來培植,規范種植20萬畝。”
水冬瓜,是云南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天然抗旱植物,雨季可以蓄水、天旱可以放水出來。前段時間央視7套《科技苑》農業遺產介紹云南哀牢山哈尼族梯田的節目,就專門提到了“水冬瓜”這種特別功能。個人對此頗感興趣,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有好幾篇文章專門談到云南水冬瓜及各地利用其抗旱的舉措。但是內容的雷同,特別是其中不同地方政府的舉措描述文字的雷同,覺得信息的來源是單一的,而幾篇文章的發表時間的順序,又讓人感到這不僅僅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那么簡單。
土壤水分儀介紹以去冬今春的大旱為引子,地方水利部門為抗旱,四出尋找水源,“永平縣派出抗旱找水小分隊,歷時一個多月,走遍全縣山山箐箐,為7個鄉鎮的60個缺水的村委會和26所學校找水。“找水源就找生態,哪里樹多哪里鉆。”縣水利局蘇朝吳和縣林業局趙應武兩位高級工程師帶著找水小分隊進山入林尋覓水源,一個個水源點接二連三被發現。
總結這次找水過程,大理們發現了兩個不同尋常的現象。就是有的樹林里原有水源經不住大旱已經枯竭,而有的樹林里水源沒有枯竭,尤其是水冬瓜樹密集的地方,水不僅不枯竭,而且水質也很好。”在永平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專題會議上,蘇朝吳、趙應武有關“保水生態”與“生水生態”的發言讓與會者“茅塞頓開”。
上一條: 氣相色譜儀應該怎樣保養?
下一條: 液相色譜儀的特點有哪些